天气预报资讯信息

欧易天气 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+资讯信息

当前位置:欧易天气 > 天气与生活 > 处暑节气的习俗 处暑节气的风俗习惯

处暑节气的习俗 处暑节气的风俗习惯

发布:2022-08-06 09:42   欧易天气   网址:http://www.srooe.com/shenghuo/98670.html

导语:处暑节气到来,昼夜温差增大,将在酷暑中蒸着、闷着的人们解脱了出来,所以这个节气受到了人们的期待。那么,大家知道处暑节气的习俗是什么?处暑节气的风俗习惯有哪些?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方面有关的内容,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读。

处暑节气的习俗

处暑节气的习俗 处暑节气的风俗习惯

处暑节气

1、出游迎秋
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,就有开鬼门的仪式,直到月底关鬼门止,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。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,然后竖灯篙,放河灯招致孤魂;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,架设孤棚,穿插抢孤等行事,最后以关鬼门结束。

2、放河灯

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。

3、开渔节

对于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,每年处暑期间;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,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,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,欢送渔民开船出海。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,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。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,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,鱼虾贝类发育成熟。因此,从这一时间开始,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。

处暑节气的习俗 处暑节气的风俗习惯

处暑

处暑的养生重点

处暑时天气逐渐转凉,但有些地方气候仍湿热,养生重点在于养阴护阳。起居方面做到早睡早起,运用正确的方法科学睡眠,重视子午觉,每天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。

饮食建议

饮食方面宜多食滋阴润肺、清热安神食物,如银耳、蜂蜜等,应适当多吃咸味、酸味的食物,少吃辛辣食物,比如可以多吃些西红柿、山楂、乌梅等,中医还有“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”的说法,即早上喝淡盐水,晚上喝蜜水。

运动建议

通过爬山、做健身操等进行锻炼,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。进入处暑,早晚温差开始变大,肠胃易受刺激,夜寝时更应关好门窗,腹部盖薄被,注意保暖,以防止秋风流通受凉。

处暑节气的习俗 处暑节气的风俗习惯

处暑图片

处暑气象变化

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。“处”的本义是“止息”、“停留”意思,“处暑”表示炎热暑天快结束了。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,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。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,虽暑气呈退减趋势,气温不会异峰突起,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,而但并未真正凉爽,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。

处暑节气后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,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、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。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,往往在处暑尾声,再次感受高温天气,这就是短期回热天气“秋老虎”。秋老虎发生在24节气当中的立秋之后,属短期回热天气。一般发生在8月~9月之间,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,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。气温虽高,但是总的来说空气干燥,阳光充足,早晚气温相差不会太高。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回归,形成连日晴朗、日射强烈的高温暑热天气。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,但又向北抬,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,日照强烈,气温回升。虽然是秋天,但天气很闷热。

处暑节气,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弱;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,出拳出脚,小露锋芒。在此期间,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,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。在华南,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,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;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。西南和华西地区,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,加之山地的作用,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。进入9月,我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,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,它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。

在冷高压的控制下,形成下沉的、干燥的冷空气,中国北方地区的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雨季的结束,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的秋高气爽天气。

处暑过后,气温逐渐下降,日夜温差逐渐增大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,一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;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,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,小露锋芒。

相关查询: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

关于天气与生活的那些事儿

天气预报 - 天气预报一周,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MIP版 APP下载 联系我们
提供国内15天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国际10天天气查询以及历史天气预报查询。温馨提示: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,仅供参考
Copyright © 2010-2024 sroo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